旺角、彌敦道的戶外廣告

Sony Ericsson - Bus AD @ Hong Kong
每次到香港,都會習慣性的到旺角走一走,那裡是最新電子商品和流行文化最豐富的地方,然後我還會多注意一下各種商品(尤其是電子商品)的戶外廣告,香港在戶外廣告這一塊特別興盛,只要在西洋菜街走一趟,看看戶外看板,大概就知道最新的商品有哪些了(職業病還真是不輕啊!)。這次我又從旺角往南走到尖沙嘴,接下來就是這次拍的照片。

旅行的不適應:在台北、東京、桂林過馬路

看看上一篇文章的發表日期是11月23日,這表示我已經有2個多星期沒有更新內容了,這並不是我開始偷懶,而是這段期間去了大陸一趟,雖然有帶我的MacBook出門,但這次旅程不知為何很難找到上網的地方,所以也就沒辦法更新內容,並不是這兒要關站了,還請wahaha的好朋友們明察。

最近3個多月, 似乎待在國外的時間比在台灣還久,在日本待了40天後,回來台灣待了一個月,然後又去了大陸2個星期,對沒出國留過學的我來說,這大概是這輩子到現在出國最久的一段時間

看新聞

雖然我現在不太看吵吵鬧鬧、又沒營養的電視新聞,不過家人會看,所以吃飯時有時就順便瞧一下,今晚剛好看到某台在報導近來熱門的嗆扁新聞,看完後臉上三條線,覺得不吐不快,就想在自己的blog裡說一說。哦,先說明一下,我是不在這裡討論政治的,這篇是在討論電視新聞的報導方式,希望在這裡不會引起爭端,也希望各位如果要留言,請注意一下用詞。

這篇新聞是這樣的,有學生在阿扁出席的場合去陳情,結果被國安人粗暴的推開……

日本職棒羅德隊變革的300日

遊記難產中,先來寫寫最近看的書,這本的全名是”千葉ロッテマリーンズ変革の300日—プロ野球を変えたキーマンの証言“,很長的名字,就簡稱是羅德隊的變革,是一本以訪問為主題的書。

先離題一下。到目前為止看了不少和棒球有關的書,讓我有深刻印象的有幾本,第一本是許昭彥先生所著的美國職棒,是很早期所出的棒球書,雖然現在的我對許先生文章的某些觀點不是很認同,但在1990年初期,這本書裡豐富的棒球典故,讓我對MLB有了較進一步的認識,也開始懂得去欣賞比數之外的棒球。第二本是去年的Moneyball,這本書讓我大開眼界,除了了解以數據方式來看棒球,也對大聯盟在選秀、交易球員的過程,還有小市場的球隊如何運用交易球員、選秀等手腕來對抗資本雄厚的大市場球隊有了更深的認識。第三本應該就是這篇文章所要介紹有關日本職棒羅德隊的書,因為書的重點除了球員,更多部份在談論球隊的經營面,這是棒球書裡很少見的類型。

最新一期的自轉車人(自転車人)有捷安特的大幅報導

日本騎單車的風氣很盛,在東京甚至也有自行車快遞公司,市面上有很多本自行車雜誌也就不足為奇。這本自転車人去日本前就在台灣買來看過,到了東京本來想買別本看看,結果看到最新一期的自転車人雜誌,還是忍不住買下。這期的封面很有動感,裡面介紹的しまなみ海道我才剛去過,讀來很有親切感,但是最精彩的,莫過於這期的特別報導,以Made by Giant為主題,做了整整31頁的大篇幅,開門頁的標題是”Do you have a Giant?”,很類似Honda之前的行銷主題”Do you have a honda?”。這次在日本走,看到街上有人騎Giant的單車都會覺得很興奮,更何況是在異地看到別的國家的雜誌如此介紹自己國家的自行車品牌?光是在書店翻就覺得很爽很感動,當然要買下來支持一下。

以週刊雜誌社為背景,菅野美穗主演的新日劇”働きマン”

日テレ.働きマン這回在東京時,剛好日本電視台(日テレ)有三部秋季新日劇要上檔,非常積極在宣傳,附圖就是日テレ在東急渋谷站外牆所掛上的戶外廣告。這其中一部是這部”働きマン”(有人翻成工作狂),一開始只覺得海報裡菅野美穗的動作,好像是超人在變身,之外就沒有特別在注意了。後來才知道,這部劇最早是本漫畫,後來改製作為卡通,現在則拍成連續劇,內容和題材應該很特別,等看了前兩集,才發覺真的很有意思。

最新進度報告

IMG_7246.JPG簡單和Wahaha的好朋友們報告一下,目前是第10天,已經待在大阪了。只是原本想每天更新Blog,但發覺真的是很困難,一開始前幾天一邊旅行一邊寫欠的稿子(很痛苦啊!),就下來不是住的地方不能上網,不然就是回到旅館已經累到倒頭就睡,別說稿子了,連要上網看隔天去的地方的資料都沒有,結果一直出現烏龍事件。總之,有機會我還是會補,但是我會盡量每天上傳照片和大家分享,就請先看照片吧。(附圖照片是昨天在神戶附近的”朝霧“的,主要是去看安藤忠雄的4X4,結果發現朝霧的景色也很美喲)

最近跟硬碟過不去

The used iBook G3 costs 39,800 Yen!!為了這次來日本,因為要去不少棒球場看球拍照,想說一天之內會拍不少張高畫質的照片,其實有點擔心現有的CF會拍爆,又不想背著Notebook四處走,於是想再買一張4GB的CF記憶卡,可是說實在的,平常時這麼大的記憶卡根本用不到,似乎有點浪費。剛好最近入手一台Macbook,嫌原本的80GB硬碟不太夠用,就在水果店改換了120GB的硬碟,於是手邊就多了一顆80GB硬碟(MacBook內建那顆),所以改變主意不買記憶卡,改買一個相片儲存硬碟,直接備份記憶卡,這樣不但適用各種記憶卡(現在CF越來越少人用了),也能當做外接硬碟來用。接下來,事情發生了。

Steve Wozniak 演講會

今天下午去聽了蘋果電腦的共同創辦人Steve Wozniak的演講,這可真是難得的機會,所以在現場很多Apple圈、Mac圈的”大哥”級人物都出現了,Blog界大老、Apple前員工、IT雜誌社長、Mac網站聞人、OS X Widget高手NK、甚至是XDite站長也都到場,可見得Woz的號召力有多大了。

說來汗顏,因為不想花那100元去租同步口譯耳機(但是據租的人表示,有聽跟沒聽一樣),以我的破爛英文,其實聽不太懂Woz說的內容,只能片段片段去解讀,不過能現場看見這位一手打造Apple I、Apple II電腦的傳奇人物,也是挺興奮的,實在很感謝主辦單位和眾多協辦單位,但是在這裡,個人想表達一下對這場演講的一些建議。

沒搞錯,這本「為什麼是iPod?」超好看!

為什麼是iPod
太開心了,才剛看過iWoz沒多久,還沈醉在Apple II的回憶時,今天又買到一本很好看的IT相關書藉「為什麼是iPod? 改變世界的超完美創意」。

拜託!連iPhone都已經炒作到快爛了,更別提介紹近幾年蘋果歷史的書就好幾本,甚至連行銷企管、商場實戰、美學經濟的書,也都在講iPod,iPod早就不是什麼有趣的事了(除非先給我看看iPod六代的實機照)。你心裡是不是這樣想著?直接說吧,我昨天在誠品書店看到這本書時,就是這樣想著。

雖然沒有買,但基本自己就是iPod的用戶,還是注意到了這本書,想說找一天好好待在誠品,就在店裡面翻完。結果今天經過時,再拿起翻一下,隨手讀了些片段……天啊!我發現我錯了,這本書超好看,最後,當然是拿去結帳了,然後在車上就開始看。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