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家以夕陽為名的日本茶カフェ(Cafe),營業時間也到日落時分,且店的位置就在離海不遠的地方,不僅是夕陽,更能欣賞到無敵的海景;但最大的特色是店家所在的建物,興建於1885年,而且還曾是函館檢疫所。集合海景、夕陽和老屋三大要素,這家カフェ就是「ティーショップ夕日 (Tea Shop Yūhi)」。
在函館港灣邊散步後,時間也快下午二點,來到函館市電5號線的終端站「函館どつく前」,然後沿著「魚見坂」往西南方行進。

這條路是「魚見坂」,雖然和大三坂和八幡坂相比沒那麼陡,但是因為坂道很長,持續的緩坡走起來也是有些許累。
下午時間,路上根本沒什麼車子,人行道上也看不到什麼行人,兩旁幾乎都是住家,也沒有什麼商店,走著走著有時候還以為時間靜止了,只有附近兩三家花店店員還在店內外整理貨品(附近的高龍寺內有墓園,做掃墓客的生意)。

函館高龍寺,是函館最古老的寺院,創建於1633年(當時在函館別處),歷史非常悠久,幕末時期來到日本的美國ペリー提督,曾在文書裡提到這座「High Dragon Temple」,後來在戊辰戦争中,舊高龍寺還充當函館醫院的分院,收容舊幕府軍的傷兵,但是在1869年新政府軍的總攻擊中,舊高龍寺整個燒失,是個悲慘的故事。後來高龍寺在現址重建,並在約1900年時建立了現在的本堂(有也人說是1899年)。

在高龍寺對街有一個路線巴士站牌,站名就叫做「高龍寺前」,有4條路線停靠,但非上下班時段一個小時大約只有一到二班車,如果真的不喜歡走路,就要好好研究一下巴士的時刻表。

過了高龍寺後就會遇到一個叉路,選擇右邊這條路(比較靠海),沒多久就會看到「函館中華山莊」。
別以為「山莊」是旅宿,這裡其實是墓園(這一帶都是墓地)。幕末時期開始有中國人來到函館居住並從事貿易,明治9年時為了埋葬漂流至青森的中國人遺體而向開拓使要了土地蓋了墓園。最早只有約184坪大,後來大正8年(1919年)又買下隔壁的土地擴大到466坪成為現在的規模。

這裡背山面海,不知算不算是風水寶地?不過這一帶真的都是墓園,在函館中華山莊的南側是「俄羅斯人墓地」,繼續往前走還有外國人墓地和南部藩士墓地。應該是幕末到明治時期,這裡是郊外的郊外(再過去沒路了),所以才會在這裡蓋墓園吧。

經過多個墓地後,終於來到了目的地「函館ティーショップ夕日 (Tea Shop Yūhi)」,從函館市電走過來,距離大約是1.2公里,步行時間約是17分鐘,若是搭巴士到「高龍寺前」站下車,距離和時間大約只要三分之一(400公尺、6分鐘),但是巴士班次少,就要看自己的考量了。在「ティーショップ夕日」招牌旁的看來是舊的階梯,已經整個毀損了,必須要走正前方新整建的階梯。

正前方就是新修築的階梯,除了兩旁有扶手外,還在上方約三分之一的左右兩側設置了平台並有座椅,就算沒到店裡消費,或是到了打烊時間,還是能坐在這裡吹著海風欣賞夕陽美景。

明治10年(1877年)霍亂流行,為了防堵霍亂傳播,在函館設置了臨時性的檢疫所;到了明治18年(1885年)在日本主要6個港口(函館、新潟、橫濱、神戶、下關和長崎)都設置了檢疫所,但是到現在只有函館的檢疫所保存下來,現在看到的建物在當時是做為事務所使用,保存下來後如今開了間日本茶カフェ。

要進入建物並不是從面海這一側的正門,而是要繞一圈從後側的後門(這樣還叫後門嗎?)進入。後方這邊有停車場,以及從地勢較高的停車場下到店面的無障礙坡道,若是開車前來,記得要走後側的道路進停車場停車,前方是沒位子停車的。

從後門來到店內的通道,室內從天花板、地板到牆壁都使用木材。

店內也有販售杯碗瓶等商品。

因為是舊建築,店裡也擺放了許多舊傢俱或航海設備做裝飾,也讓整體風格一致。

進店前外面根本沒人,沒想到店裡生意還不錯,面海的座位全滿了,只好先坐在裡面的座位,等前面的客人離開後再接著補上。

比較意外的是店內西方面孔的外國人還不少。

為什麼前面正面不開呢?因為門後面有人坐著啊!可能是太多客人都想做在面海的位子,所以讓遊客從面對停車場的後門進出,前面這邊就能多擺放兩個座位。可是這邊畢竟還是個出入口,於是在門把上掛了告示,請坐這位子的客人在有緊急狀況時挪開桌椅開門。
點好品項後等待餐點,原本坐在大門後方的兩位女性客人就離開了,趕緊跟店員說要換位子,就這樣遞補上了豪華海景第一排座席。

因為是Tea Shop,這邊沒賣咖啡,但我又不太會品嚐茶,就點了抹茶牛奶(800日圓),還附了兩塊小餅乾和一顆糖。

後來看看四周,其他客人包括西方臉孔的外國人都是點一般的茶,是真的來品茶的,只有我好像小朋友一樣還點加了牛奶的抹茶。沒關係啦,自己喝得開心就好了。

喜歡拍照的話,這裡是挺好拍的,除了有海景,內外兩層框窗戶,怎麼拍都很有味道,就算手機莫名奇妙把焦距放在窗框上,看起來也很有Fu。(笑)

其實靠海座位這一區,原先是這建物的走廊,只是面海的景色實在太過漂亮,做為Cafe使用沒理由不在這裡擺放座位。 要注意的是這裡的座位都是一張桌子配兩張椅子,如果要三人以上想要坐在一起聊天,那就只能坐房間裡面了。

下午時陽光從窗戶灑進來,照在木桌和木地板上,光影讓整個走廊區域充滿溫馨感,很有氣氛。最旁邊這個座位有雙面採光,很適合喜歡明亮氣氛的人,而且位子比較少人在後面走動,較不會被打擾。

從外面看走廊盡頭的豪華座席。

這是廢棄的舊大門,從這裡看出去,怎麼有種淒涼的感覺?
很可惜接下來還有行程,就決定不等夕陽,離打烊還一段時間就先離開了。
「ティーショップ夕日」有著海景、夕陽和老屋這三大要素,比較大的問題就是交通了,它的地點在函館山下的角落,但是較難抵達的問題,卻也帶來另一個優點,那就是這裡的人潮並不多,雖然觀光客也是有(我也是),但比起纜車站和洋館群附近的咖啡店,氣氛顯然截然不同。這裡偏僻而不隱密,多了一種探訪的樂趣。
要注意的是,因為冬天積雪的緣故,「ティーショップ夕日」冬季並不營業,通常是3月中旬才開始營業一直到11月底或12月初。固定的公休日是星期四和星期五,也有不定期的休業;另外因為店內工作人員只有兩位,一有什麼狀況也可能臨時休業,像今年5月有位工作人員因病住院卻找不到替代人手只好暫停營業,建議計劃前往前先查看「ティーショップ夕日」的臉書。
最後分享一下Menu,竟然還有中文版本。Menu上是2023年3月時的價格。






相關網址:
ティーショップ夕日
同場加映,離開「ティーショップ夕日」時在附近住宅旁看到的酷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