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新電車:日暮里・舎人ライナー


這兩天台北最熱門的話題,無非是連接內湖到市中心的捷運內湖線將在7月4日通車的消息,這對台北的通勤族真的很便利,像我住在台北市南區的景美,要去美麗華的話,就搭木柵線,連轉車都不用就到門口,甚至還能一口氣坐到南港展覽館,真可惜如果能早一個月通車,去看Computex就更加便利了。

雖然如此,我還是對內湖線有所質疑,那就是車廂內的空間實在太小了。關於這點,大家可以參考這則新聞內湖線新車廂,矮窄不人性,不知在這種車廂要是人擠人的話,會是怎麼樣的一個場面?這使我想到2008年的3月,東京的北邊也新開闢了一條新交通系統的電車線「日暮里・舎人ライナー」,和我們的木柵線、內湖線一樣,都是膠輪導軌式的運輸系統,為此去年10月我去東京時,還特別去搭了一趟。到底這是條怎樣的路線呢?和我們的內湖線又有什麼不同呢?
首先介紹一下膠輪導軌式的電車。電車並不是像火車和捷運那樣使用鐵軌和鋼輪,而是使用橡膠輪胎,行駛時是透過兩側立面的軌道來控制列車的轉向。我們的木柵線、內湖線和本文介紹的日暮里・舎人ライナー都是屬於這種電車。


日暮里・舎人ライナー的起站是JR日暮里站(對常去東京自助旅行的朋友,這個站應該不陌生吧?)的北側,向北沿伸到東京北邊的足立區。圖中位在JR日暮里站北側廣場上方的就是日暮里・舎人ライナー的日暮里站,採高架方式所以不會影響路面的交通,又因站體位在月台下方,只要接個天橋讓乘客下來就行,省了周圍土建工程的巨額花費。


JR日暮里站也做了改修工事,雖然地方不大,但是挑高的大廳和明亮採光,氣勢還是不錯的。


JR日暮里站內的轉乘標示。


很「日式電車風格」的售票區,但一整個白色配色和字體合適的路線標示,我喜歡。


日暮里・舎人ライナー屬於都營系統,因此並沒有自己的一日乘車券,而是這種通用都營地下鐵、都營巴士和都電荒川線的都営まるごときっぷ,如果當天還要搭乘其它都營的交通工具,這種票就更為划算。


日暮里・舎人ライナー因為採用高架,且軌道架的很高,車站站體都在軌道下方,車站都是島式月台。


車門並不大,而且是單邊開啟,不像木柵級的Matra車,車門夠大且雙邊開啟,同時間可以出入較多乘客。

日暮里・舎人ライナー
藉由機電設備的後移,車頭前方設置了3個座位,視野讚,有如自己在開電車,是日暮里・舎人ライナー的頭等席。


看車頭的布局,讓我有種似曾相似的感覺,很像是新橋通往台場的百合海鷗號,後來一查,果然這兩條路線的車輛,都是由擅長膠輪導軌式電車的新潟トランシス(Niigata Transys)所生產的,難怪如此相似,可能是在相同的基礎上進行修改。事實上,咱們桃園機場連絡一、二航廈的電車,也是由新潟トランシス所生產。


每一列電車由五輛電車所編成,全部共有12編成,也就是60輛電車;和百合海鷗號相同,每一節車廂中間都有通道可互通。車內的座椅配置也很有意思,一開始打算採用Long Seat,就是橫向一整排的座椅,最後階段改成圖中這種二加一的Cross Seat,可是好像是運量提高的關係,最近又要開始陸續改裝為Long Seat了。


不知是太新還是太過明亮,總覺得日暮里・舎人ライナー的車廂Cost Down的很嚴重。你看這椅子的支架…


讓我覺得最Cost Down的是這個,看出來了嗎?車內的照明日光燈,竟然就直接安裝燈管,連燈罩都省了。就功能性來講是沒什麼差別,但就是感覺太簡化了點。

說實在的,日暮里・舎人ライナー從日暮里往北走,這一帶都是一般的住宅區,並沒有什麼太特殊的景點,坐了一趟,感覺還蠻無趣的。

等內湖線通車後,我會再去試乘看看,也不是說要比較誰優誰劣啦,就是想對比看看這兩條前後一年相繼通車的路線,在設計概念上的不同。

相關網址:
日暮里・舎人ライナー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Related Post

發表回應

Hi 可達鴨,
我的看法比較不同
因為像JR和東急這些大手私鐵
他們新的通勤電車可是豪華呀
我是猜,會不會是因為屬於都營系統
預算比較少
又因為是中運量,就一切從簡了?

看了最後兩張,覺得日本人真的已經把鐵路當成一般用品,不會大肆花費在其上,一切以實用為上,所以cost down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不過看到那個座椅支架,真的是有點無言….